ddd55555555
宸叙电子商务
欢迎在线咨询客服

核心论文被录用=踩狗屎运!

发核心期刊论文,谁还没有被拒过一两次呢?!就像坊间流传的,“拒稿是常态,录用才是反常。”即便作者是教授博导,有国家级课题傍身,也不能保证百发百中,更别说是青年学者了。

 

关于论文投稿被拒这件事,我们应该采用“两个心态”+“四个必究”+“三个方法”

 

 01   两个心态  

顺利发表是一个小概率事件。我们都知道核心期刊要求很高,不排除有人能发,但是这个几率平摊到有核刊发表需求的人身上,不足挂齿!除却不可变更的出身外,核心最看重的无疑是文章质量。在标准评判上,主观色彩比较大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,就包括同一个期刊,不同的编辑因为学术经历、派别不同,可能也会遵循不同的标准。再说写稿,学习能力强,不一定适合搞学术,写论文这块,跟一个人的语感、敏感度都有关系,端看祖师爷给不给饭吃了

 

发表失败是一个学术实践机会。千万不要因为一两次的拒稿,就把自己看的一无是处。我们应该学会把失败当做起点,从被拒的稿件中发现自己的问题,从而解决问题。论文写作和发表,本身也就是一个不断挖掘潜能,不断超越可能的过程。

 

 02   四个必究  

得到拒稿回复,无奈伤心,继而扔到一边不予理会,此乃大忌。我们应该学会在拒稿中找到问题症结,给下一次投稿做好引导铺垫。以下这5个必究可供参考:

(1)是否选刊错误。

投稿被拒的原因中,最常见的就是投稿到不相关的期刊。选刊错误一般会涉及三方面:选题方向不合适,比如一篇新闻学的期刊,投稿到了影视的期刊上,虽然看起来都是新闻广电大类的,但是收稿方向相差甚远,怎会不被拒稿呢?盲目拔高,文章质量达不到要求,写论文一定会做文献综述,文献看的多了,期刊研究就少不了,大概也都能看出来期刊收稿文章的质量水平。有的文章确实质量可以,但也只适合发北核了,再高一些的南核就属于拔高了,被拒也是正常的;单位身份不合适,硬要发,举个例子就很清晰,《中国教育学刊》的微论,收的都是中小学单位的,一个高校老师去发,难度就很大。

拯救措施:每个期刊都有自己的办刊宗旨和稿件喜好风格,我们在投稿的时候,要先了解刊物的基本信息,浅读刊物近几年的文章,并和自己的稿件进行比对,分析自己的文章与已发表的差距是否很大,文章如果刊发,适合发哪类栏目等等。投稿不光是搞定自己的文章,熟悉刊物也很重要。

(2)是否文章问题。

以下是网上广为流传的核心论文评价指标,我们在投稿时也可以借用这个标准来判断下文章的质量。

 

选题是否创新?是否有问题意识?
是否使用了学术语言?
研究方法是否得当?
数据分析是否有错误?

 

……

图片

拯救措施:大量读文献,学习学术论文写作方法,大量模仿,在仿写中积累经验,实现超越,最终成功发表。如果自己实在很难发现自己文章的问题,可以找个专业的机构进行论文评估和指导。

 

▼▼▼
图片
 
首次添加

 

领取【免费讲座+100元优惠券】

(3)是否投稿不规范。

每个刊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编排方式,我们在投稿前需要仔细阅读征稿简章,在论文格式、著录格式等方面,尽量和投稿刊物保持一致。期刊每天会收到大量来稿,格式规范的稿件往往会节省审稿人的时间和精力,更能获得初审编辑的青睐。

现在有很多刊物都是匿名审稿,需要投稿的文章中不含有作者信息。如果没有满足该项要求,拒稿概率大大的有。

(4)是否态度问题。

查重与否。查重归属于态度问题,在投稿前不查重就是对自己文稿的不负责。而高重复率的文章,往往是第一时间被筛选出局的那个。查重真的很重要!

与编辑友好交流。核心论文发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很多稿件免不得要进行催稿等操作,在跟编辑打交道的时候要注意礼貌得体;另外,在文章返修阶段,也有可能遇到和审稿人意见不一致的情况,我们可以有理有据的说明自己的观点,不要和审稿人起冲突,毕竟圣人也会出错,太过强势对我们的投稿反而无益。

 03   三个方法  

投稿核心期刊的文章,质量一般不会太差。如果社里有正向的意见反馈,可以改后重投,如果确实没有再发核心的价值,这里提供3个消化核心退稿的渠道:

学术会议:学术会议可以获得大佬的点评,拓宽新思路。但是学术会议在评职称中用处不大,如果想提升能力,结交学术期刊编辑的情况,可以走这条路。

学报学报的级别比普刊高,比核心稍微差一点。能够投核心,说明文章质量是可以的,但是跟核心的要求稍差了一点,那么投学报就刚刚好。优势在于:文章质量配得上学报,录用率比较高,而且审稿出刊也是相对快一点的,可以弥补核心拒稿的时间,不会耽误用书。

国际普刊:核心的文章发到国内普刊,就感觉心理落差太大,那么,可以选择国际普刊,在很多单位是当做核心的级别,并且也是上知网的。

精选文章
热门文章
热门期刊